体检中发现胆囊息肉怎么办
一年一度的老年体检工作在忙碌和喧闹中结束了,许多拿到报告单的朋友对于胆囊息肉的诊断有些担忧。
胆囊息肉
是形态学的名称,泛指向胆囊腔内突出或隆起的病变,可以是球形或半球形,有蒂或无蒂,多为良性。病理可分为:①肿瘤性息肉,包括腺瘤或腺癌,其他少见的还有血管瘤、脂肪瘤、平滑肌瘤、神经纤维瘤;②非肿瘤性息肉,如胆固醇息肉、炎性息肉、腺肌增生等,尚有很少见的如腺瘤样增生、黄色肉芽肿、异位胃粘膜或胰腺组织等。由于胆囊息肉术前难以确诊性质,故笼统称为“胆囊息肉样病变”(polypoidlesionsofgall-bladder)或“胆囊隆起性病变“。胆固醇息肉是胆囊粘膜面的胆固醇结晶沉积;炎性息肉是胆囊粘膜的增生,呈多发,直径常小于1cm,多同时合并胆囊结石和胆囊炎;胆囊腺肌增生是胆囊的增生性改变,如为局限型则类似肿瘤,但呈良性经过。
本病大部分是体检时由B超检查发现,无症状。少数病人可有右上腹疼痛,恶心呕吐,食欲减退;极个别病例可引起阻塞性黄疸、无结石性胆囊炎、胆道出血、诱发胰腺炎等。体检可能有右上腹压痛。对此病的诊断主要依靠B超,但仍然难以区分是肿瘤还是非肿瘤性息肉,是良性还是恶性病变。帮助确诊的方法有:①常规超声加彩色多普勒超声检查;②内镜超声检查;③CT增强扫描;④超声引导下经皮细针穿刺活检。
Q
那么,体检中发现胆囊息肉怎么办?
超声科宋华主任认为,良好的生活习惯有积极意义,定期随访有重要意义。鉴于少数胆囊息肉可能为早期胆囊癌或可发生癌变,因此对本病以下情况视为恶性病变的危险因素:直径超过1cm;年龄超过50岁;单发病变;息肉逐渐增大;合并胆囊结石等。对有明显症状的病人,在排除胃十二指肠和其他胆道疾病后,宜行手术治疗。对无症状病人,有以下情况仍考虑手术:直径超过1cm的单个病变,年龄超过50岁,连续B超检查发现增大,腺瘤样息肉或基底宽大,合并胆囊结石或胆囊壁增厚。病人如无以上情况,不宜急于手术,应每6个月B超复查一次。
医院超声科成立于年,目前超声科开展以下业务:
1、腹部:肝、胆、脾、胰、肾、输尿管、膀胱、前列腺、肾上腺、腹膜腔及腹膜后、腹部血管、右下腹阑尾病变等
2、心脏、颈部血管、下肢血管
3、妇产:子宫、附件、胎儿
4、体表小器官及软组织:甲状腺、乳腺、眼睛、唾液腺、阴囊、睾丸、附睾、精索、皮内及皮下肿物、关节、外周血管等
5、经阴道超声
供稿:超声科
预览时标签不可点收录于话题#个上一篇下一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