所见非所见
学龄患儿,因“颈部肿痛11天”入院。母亲代诉患者无明显诱因下出现发热,口服退烧药对症治疗,随后出现颈部肿大伴疼痛,无吞咽及呼吸困难,无寒战。抽搐,无咳嗽、气喘、声音嘶哑等不适。
来诊时,可见患儿颈前区一凸出的肿物,表面红肿,拒按。
甲状腺右叶及峡部大小、形态正常,腺体回声均匀。
于甲状腺左叶区未见明显腺体回声。甲状腺左叶区及甲状腺前方(颈前区)探及一混合回声团,范围约2.6x2.1cm,边界不清,形态不规则,内回声不均匀,可见部分液性暗区。CDFI:混合回声团内未探及明显血流信号。右叶及峡部血流未见异常。
诊断:
甲状腺左叶区及甲状腺前方混合回声团,考虑化脓性甲状腺炎
甲状腺左叶未探及明显腺体回声
甲状腺右叶及峡部未见异常
我们先来看看甲状腺结节:
病理分类
良性结节:乳头状腺瘤、滤泡状腺瘤、腺瘤样甲状腺肿、甲状腺囊肿、结节性甲状腺肿、自主功能性结节;
炎性结节:1、急性(化脓性)甲状腺炎;2、亚急性(非化脓性)甲状腺炎,又称“肉芽肿性甲状腺炎”;3、慢性淋巴细胞性甲状腺炎,又称桥本甲状腺炎;4、慢性纤维性甲状腺炎,又称硬化性甲状腺炎;
恶性结节:乳头状甲状腺癌、滤泡状甲状腺癌、髓样癌、未分化癌、腺瘤恶性变、鳞状细胞癌、甲状腺恶性淋巴瘤;
其他(常与甲状腺结节相鉴别的颈前肿块):咽喉梨状窝内瘘的急性化脓性炎症、甲状旁腺肿瘤(腺瘤或癌)、甲状旁腺囊肿、食管憩室、向食管肌层以外浸润的食管癌、胸腺瘤或囊肿(少见,甲状腺以外的肿物生长与甲状腺关系密切,需要进行鉴别);
B超声分类:囊性结节(囊壁均匀、囊壁不均匀)、实性结节(实质均匀、实质不均匀)、囊实相间(混合性结节)、结节外浸润;
核素扫描分类:冷结节、凉结节、温结节、热结节
而儿科发现的甲状腺肿块多为良性,常见原因:单纯胶样囊肿、滤泡样腺瘤、多结节甲状腺肿、甲状舌管囊肿、异位胸腺组织、炎性改变、单纯甲状腺发育不全、甲状腺脓肿、畸胎瘤。(摘自儿科医生)
甲状腺具有完整的纤维包膜、丰富的血液循环和淋巴引流,腺体内碘离子浓度很高,使其具有很强的抗感染能力,不易发生感染。急性化脓性甲状腺炎(AST)是一种甲状腺的非特异性感染性疾病,临床非常少见,其发病率仅占甲状腺疾病的0.1~0.7%,多见于婴幼儿及儿童,90%以上发生于甲状腺左叶。近年来抗生素的广泛应用,使AST更为罕见。
大部分病例继发于上呼吸道、口腔或颈部软组织化脓性感染的直接扩散,如急性咽炎、化脓性扁桃体炎等。少部分病例继发于败血症或颈部开放性创伤。营养不良的婴儿、糖尿病患者、身体虚弱的老人或免疫缺陷的病人易发。梨状窝瘘是引起儿童急性甲状腺炎的主要原因。
梨状窝瘘是先天性鳃裂畸形的一种,是胚胎早期咽囊或鳃弓异常穿破或不完全闭锁所形成,其内口位于食道的梨状窝处,80%以上在儿童期发病。很多颈部脓肿、急性甲状腺炎、甲状腺脓肿其实都是由梨状窝瘘引起的。
查了文献,梨状窝瘘初步分为4型,包括梨状窝型、颈部蜂窝组织炎型、颈部肿块型和甲状腺脓肿型。
瘘管起自梨状窝底部,穿过下咽缩肌和/或环甲肌,紧邻甲状软骨下角内侧或外
侧走行,终于甲状腺上极或周围。
外在的征象总是障人耳目,带有迷惑性。不同的表现形式,与年龄、病程和累及部位、致病菌群的侵袭性等有关。如果不深入追究其病因有可能脓肿会迁延不愈,甚至会扩散到周围的组织间隙,到时候治疗起来就更加困难了。
急性甲状腺炎:此炎非彼炎
梨状窝瘘的超声诊断
先天性梨状窝瘘的影像特征
儿童梨状窝瘘的诊治
赞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