膝盖扭挫伤造成慢性疼痛,小心膝内侧副韧带
王小姐在一次车祸时,撞到膝盖,造成膝盖疼痛而且肿了起来,她被送到急诊室照X光,结果显示没有骨头断裂,医师开了一些药让她吃,请她回家休息并观察后续的状况。过了两个月,疼痛已经有所改善,可是膝盖内侧仍然持续疼痛,走路还是一跛一跛的,没有办法像以前一样正常走路。最后照了超音波才发现膝内侧副韧带有部分断裂。于是她接受康复科医师的建议穿上膝枢纽式护具,同时开始做康复运动,之后疼痛才渐渐改善。
膝内侧副韧带是膝盖最常受伤的韧带,通常是外侧膝盖遭受撞击导致膝盖外翻而造成的。膝盖外转扭伤也可能造成。病人可能会听到「啪」的一声,或是膝盖内侧有撕裂的感觉。由于韧带属于软组织,X光照不出来,因此无法用X光诊断,必须用超音波或核磁共振才看得出来。如果没有好好治疗,就有可能会导致病人慢性疼痛或是膝盖有不稳定的感觉。膝内侧副韧带损伤可以分为三个等级,
第一级:有受伤但韧带没有断裂,
第二级:韧带有部分断裂,
第三级:韧带完全断裂。
所有等级的单纯内侧韧带断裂都以早期康复治疗为优先。早期康复能加快复原速度,减少再受伤的机会。与开刀的效果相同甚至更好。如果膝内侧副韧带断裂伴随有下列状况就应该接受手术治疗:大块的撕裂性骨折,同时有胫骨平台骨折,伴随有十字韧带损伤,韧带末端夹击。受伤后的前48小时应冰敷与脚抬高,这样可以减少受伤部位的肿胀。第二级与第三级扭伤应使用枢纽式膝关节护具,让膝关节能早期活动并保护膝关节避免外翻的压力。受伤后可立即做肌肉电刺激避免肌肉萎缩。然后视情况开始以下运动:
毛巾膝伸展运动俯臥垂吊運動膝彎曲運動等長四頭肌收縮抬腳運動等受伤的下肢肌力为正常侧的80-90%时,就可以开始由快走进展到慢跑,如果没有任何的不适就可以尝试快跑,循序渐进的回复正常的生活。
温馨提示:本平台分享健康图文信息,仅供大家参考学习,不作为医疗诊断依据。如有需要,请在医师指导下使用。
上消化道出血的药物治疗总结上消化道出血是指屈氏韧带以上的消化道,包括食管、胃、十二指肠或胰胆等病变引起的出血,胃空肠吻合术后的空肠病变出血亦属这一范围。消化性溃疡、肝硬化静脉曲张破裂出血是导致上消化道出血的最主要原因。其典型临床表现为呕血与黑便。虽然目前内镜下止血、放射介入、手术治疗广泛开展,但受医疗条件,技术水平、患者个体差异等因素的限制,药物治疗仍是其基本的治疗措施。
抑酸药物
抑酸药物治疗上消化道出血主要是通过抑制胃酸分泌,使胃内pH值得到提升,并使蛋白酶活性丧失,稳定纤维蛋白酶血栓,从而治疗上消化道出血。目前常用的主要是H2受体拮抗剂、质子泵抑制剂。
H2受体拮抗剂常用的药物主要有雷尼替丁、甲氰咪胍、法莫替丁等。临床常用方法是:雷尼替丁mg,每日2~3次;甲氰咪胍0.2~0.4g,每4~6小时一次,法莫替丁20mg,静脉滴注每12小时一次。
质子泵抑制剂临床常用的是奥美拉唑、兰索拉唑以及泮托拉唑、雷贝拉唑、埃索美拉唑等。
1.奥美拉唑能够选择性地作用在胃壁细胞上,且抑制H+-K+-ATP酶的效果好,能阻断胃壁细胞分泌胃酸。24h内能够抑制90%的胃酸,并改善自然消化性溃疡的病程,降低并发症发生率。上消化道大出血诊断明确后推荐大剂量PPI治疗:奥美拉唑80mg静脉注射后,以8mg/h静脉滴注维持用法;对轻中度出血,奥美拉唑40mg加入0.9%NaClmg中静脉滴注,每日2次。
2.兰索拉唑作为第二代质子泵抑制剂,其生物利用度比奥美拉唑高3倍,抑酸作用优于奥美拉唑,能有效预防黏膜损伤。
3.埃索美拉唑口服后首过效应小,血浆清除率、生物利用度和血药浓度较奥美拉唑高,对胃酸分泌的抑制作用明显高于奥美拉唑。
4.腐植酸钠在调节胃酸方面有着独特的作用。腐植酸钠的吸附作用可以减少胃酸分泌,并不是完全抑制胃酸分泌,分解出的氢氧根可以中和胃内过多的胃酸,然而与抑制胃酸的药物不同的是,这种阻止及中和胃酸的过程是针对体内多余的:一般达当胃内酸性环境达到PH4.0—5.0的弱酸性环境时,该反应会明显减弱。此酸碱环境是胃部自我修复的最佳环境,且不会降低胃蛋白酶的消化作用,也就不影响消化功能,所以很多患者用过以后,食欲明显增加。而当胃酸过少时,它又可以刺激胃壁细胞分泌胃液,始终使胃体维持自我修复的最佳环境。
血管加压素类
包括血管加压素、垂体后叶素、特利加压素等。其应用主要是针对肝硬化食管胃底静脉曲张破裂出血的患者,能降低门静脉高压。
垂体后叶素用药剂量一般为0.2~0.4U/min,持续静脉滴注。
但由于选择性差,对全身血流动力学有影响,可致心、肾、脑缺血缺氧,有诱发肝衰、肝肾综合征等危险,用药过程中常会出现血压升高、心输出量降低、冠状动脉血流量减少等不良反应,严重者可诱发心绞痛、心肌梗死和肠痉挛、坏死等,约25%因此而终止治疗。对老年人、心脏病、高血压等病人慎用垂体后叶素。
垂体后叶素与硝酸甘油联合使用因硝酸甘油有扩张小静脉和轻度扩张动脉作用,使动脉压降低,刺激压力感受器反射性收缩内脏血管,使门脉及其侧支血管扩张,阻力降低,从而降低了门静脉的压力。另外,硝酸甘油可增加冠状动脉血流量,降低心脏前后负荷,改善心肌顺应性。故两药联合使用,大大降低了垂体后叶素对心血管系统和消化系统的不良反应,并加强了收缩内脏血管的治疗作用。硝酸甘油于垂体后叶素治疗1小时后开始应用,剂量为0.2μg/(kg·min),持续静脉滴注,至出血停止。血压过低的患者不适于应用硝酸甘油,用药过程中亦需密切监测患者血压,维持收缩压在90mmHg以上。
垂体后叶素与酚妥拉明联合使用酚妥拉明是α受体阻滞剂,有扩张血管的作用,可明显减少垂体后叶素出现的心血管不良反应。另外,酚妥拉明能直接作用于肝脏门脉血管床的α受体,使血管扩张,肝血流阻力降低(后向血流),从而降低门脉压起止血作用。
特利加压素(赖氨酸加压素)是血管加压素的人工合成衍生物,亦有类似加压素的作用,可有效控制肝硬化上消化道出血,它在体内缓慢释出血管加压素,生物半衰期较长,作用持久。开始剂量2mg静脉注射,以后每4小时1~2mg,持续24~36小时。止血效果优于血管加压素,最好与硝酸甘油合用。该药全身不良反应轻,不减少肝脏血流量。但有高血压、冠心病者禁用。
生长抑素及其类似物
生长抑素不仅能降低门静脉压力,而且无垂体后叶素所致的心血管不良反应,近年常作为肝硬化食管胃底静脉曲张破裂出血治疗的首选药物。
奥曲肽奥曲肽是一种人工合成的八肽环化合物,安全保留了天然生长抑素的药理特性,且具有长效作用,皮下注射后吸收迅速而完全,给药30分钟血浆浓度达峰值,其半衰期为分钟。奥曲肽对人体多种激素有较强的抑制作用,可直接收缩内脏血管平滑肌并通过抑制胰高血糖素等扩血管物质的分泌与释放,间接阻断内脏血管扩张,减少门脉主干血流25%~35%,降低门脉压力。同时增加食管下段括约肌压力,使食管下段静脉丛收缩,降低曲张静脉血流量。奥曲肽止血治疗作用比生长抑素更强,作用时间更长、特异性更高。可皮下、肌肉、静脉注射。一般用法每5小时皮下注射mg,或首剂mg静脉注射,以后静滴25μ/h,持续静点24~48小时。止血率达70%~80%。奥曲肽的局部反应包括注射部位疼痛,针刺感或烧灼感伴红肿;胃肠道反应包括厌食、痉挛性腹痛、大便次数增多等。
施他宁为人工合成的环状十四氨基酸肽,与天然生长抑素在化学结构与作用相同。施他宁半衰期短,仅数分钟,两次给药间隔不应超过5分钟,以确保给药的连续性。需首先μg静脉注射冲击剂量,然后以25μg/h维持24~48小时。
生长抑素的治疗作用有多个方面,既能抑制胃酸分泌,又能抑制促胃液素和胃蛋白酶的作用,并能使内脏血流量减少和门脉压力降低,还能协同前列腺素对胃黏膜起保护作用。因此,生长抑素对消化性溃疡、急性胃黏膜病变出血也有良好的治疗作用。
止血药物
全身用药对有凝血功能障碍者,可静脉注射维生素K1;为防止继发性纤溶,可使用止血芳酸等抗纤溶药。
局部止血药除全身应用止血药外,局部止血药的使用也极为重要。目前常用的口服局部止血药有腐植酸钠、凝血酶、浓盐水加去甲肾上腺素、云南白药等。
腐植酸钠为一种高分子聚合物药物,外观为棕褐色。其化学性状表现为有机弱酸钠盐,极易溶于水,无特殊异味。该药物具有沉淀蛋白质的作用,(纤维蛋白原作为血浆中浓度最高的凝血因子,腐植酸钠利用了金属离子对蛋白质的凝固作用,使血小板凝聚在出血部位)从而达到止血的效果;高分子化合物吸附在沉积血小板之间,增强血液凝胶的强度,达到复合型止血。
延吉市朝阳门诊消化内科联合延吉市延东路门诊消化内科
引进先进仪器无痛苦检查消化道疾病,并且独家代理高科技最前沿药物--腐植酸钠片,治疗胃病一步到位!
就诊地点:
延吉朝阳门诊:解放路号,原东方滚石对面
延吉市延东路门诊:延吉市朝阳街延东路1号
预约就诊
赞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