很多癌症是自找的肿瘤专家30年总结5剂
说到癌症,每个人都害怕,可是很多癌症其实都是我们自找的!医院中西医结合肿瘤内科首席专家李佩文教授,从事肿瘤临床工作30多年,对于防癌太有发言权了。李佩文教授总结了5句话等于5颗防癌灵丹,用好了,一辈子远离癌症!
▲医院中西医结合肿瘤内科首席专家李佩文教授。
第一句话
很多老人的癌症是“省”出来的
现在没有干净而又纯的东西,可并不是每个人都得肿瘤,所以别害怕。魔高一尺,道高一丈,要坚信咱们体内有很大的解毒的防癌功能!学点防癌的饮食调理,适当注意就可以防癌。
检查一下家里还有没有花生油,赶紧换玻璃瓶子装起来。别用太阳晒,有好的油要及时吃,别污染了以后再吃。霉变的粮油中常含有黄曲霉素污染,这个跟肝癌关系很大。
新鲜蔬菜、水果中含有维生素C有阻断的作用。多吃新鲜的绿菜,多吃水果,就可以在胃里阻断致癌物质亚硝酸胺的形成。吃不了就倒掉,不要放冰箱里面第二天、第三天再吃,再吃亚硝酸盐就该多了。
吃不了就倒掉,很多中老年朋友可能都做不到,大家都是苦日子过来的,要么剩着第二天吃,要么硬塞进去,在已经吃饱的情况下,非要把盘中剩下的菜吃掉。把多余的食物吃到肚子里,其实是给身体和消化系统带来过多负担。
这么做看似是勤俭节约,但这样的节约,是以将来花大把的钱吃药治病为代价的。不仅可能吃出三高、肥胖、肠胃道疾病、老年痴呆、胰腺炎,还可能吃出癌症。
对策:
一大桌子饭菜会让人胃口大开,吃得更多。因此,在做菜时就要估计好量,不多做。
减少一口是管住嘴的起点。什么是一口?8粒开心果就是一口,10粒花生米就是一口,如果吃北方饺子,半个饺子就是一口。
在正常吃饭和运动不变的基础上,每天增加一口(38.5千卡),一年口累计下来净增体重1.5公斤。
第二句话
防癌吃得粗一点,准没错!
多吃点粗粮很重要,买馒头、买面包,哪个黑买哪个,它含有纤维素。粮食太精细了就没有纤维素了,跟大肠癌、乳腺癌发生有关。纤维素可刺激肠蠕动,增加大便量,减少毒素浓度,促进肠道细菌酵解,有利于防癌。
要尽量吃水果,而不是喝果汁。现在使用榨汁机太多,有人榨汁以后把纤维素扔了,光喝汁不行,纤维素很重要,可以防大肠癌,岁数大了得大肠癌的机会会高。所以,吃的东西过细也不好。
芹菜、粗粮都有好处,黄豆有一定的好处。买馒头的时候,哪个黑要哪个,间断地吃一些棒子面,秋天的时候新玉米下来,大家多吃一些新鲜的玉米面,不要光吃细粮。
对策:
饮食最好粗细搭配,建议每人每天要食用1两左右的的大豆或其制品。我们在炖肉时不妨加点大豆,不但能起到蛋白质互补的作用,还有助于降低油腻感。如果与米饭同吃,还能使互补作用,营养更加完善。蒸饭可以放一小把荞麦或者燕麦。
在做馒头,做面包时,可以适当加入一些麦麸粉,这样可以做出营养均衡的杂粮面包。同时做粥时加入一些麦麸,做成麦麸粥,清新又营养。
第三句话
吃饭要跟蜗牛一样细嚼慢咽
《千金要方》:“食当熟嚼”,《养生庸言》:“不论粥饭点心,皆宜嚼得极细咽下。”《千金翼方》主张“食无大言”,让吃饭时专心细嚼,以利消化。
中医学有“脾开窍于口”的说法,提示口腔内食物的充分消化对健脾益胃是十分有益的。年迈之人,牙齿磨损、味觉减退、消化液分泌减少,为弥补消化功能退化的现象,老年人更需要慢吃慢喝,细嚼慢咽,切不可“囫囵吞枣”。
很多寿星都是瘦瘦的,他们共同的饮食习惯都是细嚼慢咽。而如果我们稀里糊涂把食物往嘴里一倒,5分钟就把饭全倒进去,总有一天要出事。
缓慢咀嚼,耐心品味,对防癌健身也有好处,对此叩齿,可使唾液分泌增加,中医称为“金津玉液”,有益长寿。慢吃可使食物温度下降,不会烫坏食道和口腔黏膜,防止因反复灼伤、增生而恶变。口腔的运动受大脑指挥,反过来又有信号不断刺激大脑,增强大脑皮层的功能。咀嚼运动还能使面部和口腔、咽部诸多肌肉锻炼,有利于美容。
对于中老年朋友来说,咀嚼不细,粗糙的食物会增加胃负担。要细嚼慢咽,一口饭最好咀嚼25~50次,帮助消化。
对策:
很多人的吃饭速度已经养生习惯,想慢也未必能慢下来,建议是:在有条件的情况下,换只手用筷子。
不管是习惯左手还是右手用筷子,娴熟的动作总会帮人们快速吃到食物。要想控制住食量,每次不吃到十二分饱,可以尝试换一只手用筷子。缓慢甚至有点笨拙的动作,会给人充分的时间咀嚼,延长吃饭时间容易让人产生饱腹感,从而减少食量。此外,这个办法还能加强左右脑的锻炼,使人变得更灵活。
第四句话
很多人最终是被自己打倒的
▲图为电影《滚蛋吧肿瘤君》剧照。
我当医生这么多年,癌症病人见得太多了,没几个好的,完全好的太少了。体质差,生活方式不健康,慢慢的就容易得癌症。
中医古籍《医方考》称:“情志过极,非药可医”,《皇帝内经》称:“百病生于气。”
有个动物实验,同样给两组老鼠注射癌细胞,给一组老鼠旁边放一只猫,另一组老鼠不放。放一只猫在旁边,这些老鼠就紧张,身上的肿瘤明显长得快,就是因为精神紧张容易造成内分泌失调,各方面的生理过程就都不顺畅。
精神致病的原因有“自我暗示”的作用,没病可想成有病,如同“杯弓蛇影”,一分病可想成十分病,这叫“自我放大”,不良的精神刺激、自我放大越严重,身体垮得越快,最终是自己打倒了自己。
不良情绪不仅是癌的诱发因素,还会导致病情迅速恶化。有些人在得知患癌症后,精神和意志立即垮了,再高明的医生、再好的治疗方案、再好的药物,都救不活一个“心死了的人”。
对策:
俗话说:恼一恼,老一老;笑一笑,少一少。经常烦恼缠身、怒气不消的人,容易衰老;经常情绪乐观、笑容满面的人,显得年轻。
找到让自己快乐的事,笑出声来,并把这快乐传递给别人。比如多看看喜剧,培养自己的兴趣爱好,就算退休了,也要重新建立自己的圈子,多出去玩玩走走,会更开朗。
第五句话
四种防癌蔬菜要多吃
蔬菜中所含的诸多维生素都发现与防癌有关,抗癌蔬菜的分类可有以下几种:
1.十字花科植物:这类蔬菜多以其茎、叶食用,如大白菜、小白菜、卷心菜、花菜、油菜等。这类菜含吲哚类衍生物,可诱导多种酶的活性,起到抗癌作用,并且多含微量元素钼和锌。中医认为性味多偏凉,清热解毒作用明显。
2.根茎类蔬菜:如胡萝卜、萝卜、竹笋、红薯等,有些也属于十字花科植物,但以地下根茎部分食用,多含胡萝卜素等,用以防癌。含纤维多,中医称有利膈宽肠、降逆理气功效。
3.海藻类植物:如海带、紫菜、昆布等食品。从中可提取多糖类物质,提高免疫功能以防癌,并且含碘量高,维持甲状腺正常功能。中医认为性味多属咸寒,具有软坚散结,消瘿破积功能。
4.食用菌类:如香菇、草菇、金针菇等以及黑木耳、银耳等,富含多糖类及核糖核酸,促进细胞免疫和干扰素的生成。中医认为多性平、味甘,有补气、化痰作用,常是扶正与祛邪兼而有之。
对策:
不仅要尝试防癌蔬菜,还要懂得巧搭配,防癌效果能翻倍哦。
比如海带宜和豆腐一起搭配吃,因为豆腐中还含有多种皂角苷,这些物质可促进碘的排泄,容易引起碘缺乏,而海带恰好是富含碘的食物。
平菇、草菇对肿瘤细胞也有很强的抑制作用,如果将这些菇类与芦笋搭配着吃,可以有效预防淋巴瘤,再往里面加一些薏仁,对预防和治疗肠癌有很好的效果。如果跟西兰花、卷心菜、胡萝卜、红薯搭配着吃,也能增强防癌和抗癌的效果。
肿瘤专家30多年临床经验总结出5句话,相当于5颗防癌灵丹,想一辈子不得癌,现在就做起吧~
胖子和瘦子,都需要补脾分先天之气和后天之气。
先天之气就是我们常说的元气,是爸妈给我们,本来就存在身体里的气。
后天的气被称作中气,是我们吃五谷杂粮后,通过运动产生的一种气。
是我们人体当中先天存在的。中医认为,血跟肾有关系,肾主骨,骨生髓,髓就生血。所以,肾气虚了以后,血就是不足了。
血是气之母,气是血之帅。气血平衡,寿命就长!这是胡老做中央领导保健医生几十年的心得。我们怎样判断自己的气血平不平衡呢?
胖人补气,瘦人补血
气是人的动力,气足就可以把体内的脂肪垃圾给排泄掉。如果气不足排泄不畅,脂肪就会在肚子上堆积。堆积在血管里,就会引起动脉硬化。堆积在肝脏中,就会引起脂肪肝。
脂肪就是没有被气消化掉的垃圾!很多人到了中年为什么会肥胖?就是因为他的气比年轻时候少了,没有办法把脂肪给代谢走。而气不足的主要原因,就是中气不足,也就是脾胃功能不好,运化出了问题。
血不足就阴虚,阴虚就火旺,火旺就会加快体内脂肪垃圾的代谢,同时也会把一些正常的营养成分给消耗掉。
所以,无论是胖子还是瘦子,补气还是补血,最根本的都需要补脾!
脾胃虚不虚看手、看眼、看舌头1、先看手上的食指,食指反映了整个脾胃功能的情况,如果食指有弯曲变形,根部有酸痛感说明你的消化系统功能出现了障碍。
特别是在商阳穴和前头穴这两个穴位所在的食指关节处出现硬块、结节、色变, 现在,各种各样的慢性病苦苦纠缠着我们的健康。慢性病还不同于一些急症,它会在下雨、降温的时候,用疼痛来提醒我们它的存在。
慢性病之所以难以根治,原因在于它们损伤的是我们的大器官、大关节。像肩周炎,损伤的是我们的肩关节;膝关节炎,损伤的是我们的膝关节等等。
但是,我们有没有反过来想一想,这些大关节一般情况下是不容易受伤的,也不是一朝一夕不健康运动就能形成的。我们的关节就像屋檐下的石板,虽然结实无比,但因为经常有水滴下来,时间长了,石板就被滴穿了。
其实,我们的疾病大多与职业有关。虽然坐、站、看、行、卧是我们生活中最最常见的人体生命活动,但是久坐、久站、久行等等,是不利于身体健康的,时间久了,慢性病就出来了。
《素问·宣明五气》中提到:“五劳所伤,久视伤血,久卧伤气,久坐伤肉,久立伤骨,久行伤筋。”意思是说,用眼过度会伤血,在床上躺久会伤气,坐久了伤肉,站久了伤骨,走得时间长了会伤筋。
所以,我们一定要明白,在我们长期的工作劳动中,哪个部位在默默地受着伤害。
久视伤血中医讲,肝主藏血,开窍于两目,肝得血而目能视。反之,如果用眼过度,长久视物(如棋盘、电视、书籍等),就会损伤肝目,使体内精血减少,从而出现视物不清、眩晕等不适。因此最好看书看报约三十分钟就要适当休息,远眺或按摩眼部可大大缓解眼部的疲劳,也可防止眩晕的出现。对于经常用眼的人,就要多吃些补血、补脑的食物,如桂圆、黑豆、莴笋、红枣、花生、核桃、枸杞等。
久卧伤气“气”是人体生命活动的最基本物质,是维持生命延续的能源。中医讲“气为血帅,气行则血行”。也就是说,如果每天卧床的时间过久,就会导致气滞血瘀、气血亏虚。因此,正常的卧床休息或睡眠是十分必要的,可以使体内气血充盈、精力旺盛,但是,如果每天卧床的时间过长,缺乏适当的外出行走、锻炼,就会使气血衰退,五脏元真之气循环受损,进而造成身体懒散、精力不济的状况。因而,我们一定要养成早睡早起、规律睡眠的习惯。当然,对于因病卧床的患者,就应当多吃些补气的食物,如人参、太子参、蜂王浆、桃等。
久坐伤肉人体中皮、肉、筋、骨、脉各有所主,其中,脾主肌肉四肢,如果久坐而不活动,会使脾脏功能受损,从而导致肌肉萎缩。许多人在久坐后会感觉身体困倦就是这个道理。因此,如果你经常加班在办公室久坐的话,最好多吃一些莲子、山药、薏苡仁等食物,安坐三四十分钟后起来走动走动更好。
久立伤骨许多老年人在长久站立后,会感觉骨关节疼痛。他们对久立的危害是“只知其一,不知其二”。中医认为,肾主骨生髓,也就是说,骨骼由肾脏主管,长久站立不仅会使骨骼的运动、屈伸功能产生障碍,出现关节疼痛、变形、骨折,还会造成肾脏的损伤。中医说“缺啥补啥”,因此可多吃些排骨,喝点儿骨头汤。
久行伤筋中医讲,肝主筋,其华在爪。意思是说,筋附于骨节,营养来源于肝脏。由于筋的收缩舒张,全身的肌肉关节活动自如。如果长时间行走,就会使筋始终处于一种紧张状态,进而损伤筋骨及肝脏。因此久行后可多吃些鸡肉、鸭血、菠菜等补一补
身体5个部位越“硬”,越危害健康!怎么办?形容一个人健康时,我们会说他“身体硬朗”。可你知道吗?“硬”并非总是一种健康的代表,甚至是健康的大敌。一、血管硬,很多疾病都与它有关
说起动脉粥样硬化,大家并不陌生。它就像血管中的潜伏杀手,公众熟知的冠心病、心肌梗死、缺血性卒中、慢性肾脏疾病等都与它有关。
为什么会动脉硬化?
第一步,当你经常大吃大喝营养过剩时,血就像粥一样变得很稠,出现挂壁现象,导致原本柔软有弹性的血管变窄,血流通过变得困难。
第二步,挂壁的血管开始变脆变硬,血流压力增高时就有可能崩盘,出现管涌,犹如长江决堤一样,引起各种心脑血管疾病,危及生命。
打好一场血管保卫战,要记住几个要领:
1、管住嘴
餐餐大鱼大肉,血管容易堵。餐馆里的菜多用“高油、高盐、高糖”和“浓油赤酱”炮制出来,常下馆子的人血管更加不健康。
2、避开烟
一天两包烟,血管易“中毒”。美国科学家研究表明,每天吸烟20支以上,冠心病风险会增加2~3倍。
3、防慢病
高血压、糖尿病拖累心脑血管。没有症状或不加控制的高血压,是引发诸多血管病的导火索;而高血糖不仅累及微血管,还会导致大血管病变。
4、迈开腿
动得少,血管垃圾多,适量的有氧运动对血管有利无弊。
二、肝部硬化,晚期的肝硬化比癌症还可怕
肝脏是人体最大的代谢器官,我们吃进去的食物都需要肝脏进行合成、分解。在我国,每12个人中就有1人患肝病。如果出现肝硬化,对生命的危害很大,尤其是晚期肝硬化。
晚期肝硬化有多可怕?
晚期(即终末期)肝硬化由于肝脏功能丧失并合并有严重的并发症,通常除了肝移植没有别的选择。
1.腹水
当肝功能受损时,肝脏合成蛋白的能力下降,就会导致血液中的蛋白含量减少。血液蛋白含量减少,渗透压下降,水就会从血液循环中跑到组织里,最终导致腹水。
此时,医生只能一边给患者输蛋白,提高血液蛋白含量,减轻腹水,一边让家属寻找肝源。
2.肝性脑病
当肝脏丧失了「解毒」功能,血里的毒性物质(血氨)作用于中枢神经系统,就可能导致患者昏迷、出现意识障碍甚至死亡。
3.凝血功能障碍
由于肝脏具有生成凝血因子的功能,肝功能受损后会影响凝血因子的生成。此时,任何轻微的外伤,都可能造成无法抑制的出血。
4.其他
由于肝脏循环等的改变,还常出现门静脉血栓、肝肾综合征、肝肺综合征等严重并发症。
肝硬化能治吗?
肝硬化无法逆转,更不能治愈。
和局限在肝脏某个部位的肝癌不同,肝硬化是弥漫性的,也不能像治疗肝癌那样切除。
既然肝硬化无法逆转,也就不存在「治疗」的药物。至今,美国FDA也没有批准过任何一款治疗肝硬化的药物。
养肝护肝,要掌握正确观念:
1、忌酒
酒精主要在肝脏被代谢,长期酗酒会伤害肝脏,脂肪肝最早出现,接下来会发展成肝纤维化、酒精性肝病,甚至转变为肝硬化、肝癌。
2、控制肉食
多吃能增强肝脏解毒功能的食物,如花菜、西红柿、黄瓜、苦瓜、胡萝卜等。
3、坏情绪会伤肝
发火伤肝,心情压抑、郁闷也会引起肝气郁结。城市生活节奏快、工作压力大,很多人又缺少运动,找不到宣泄渠道,很容易受不良情绪影响,损害肝脏。
4、按时休息
躺下休息时,进入肝脏的血流量比站立时多数倍,有利于增强肝细胞功能,提高解毒能力。中医认为,凌晨1-3点是肝经的“值班”时间,此时是养肝最佳时期。
5、勤运动
每天30分钟的锻炼,就能避免脂肪过度堆积,预防脂肪肝。
6、按压太冲穴,因为太冲穴是肝经的原穴,对保护肝脏很有帮助。
三、脖子僵硬,会影响人体交通枢纽
在我们周围,捧着手机、平板电脑的“低头一族”越来越普遍,长时间低头造成颈项部肌肉劳损、脖颈酸痛,进一步可导致颈椎病的发生。
1、正确坐姿
保持正常坐姿,双肩后展,脊柱正直。
2、活动颈部
每一两个小时左右就转动一次颈部。
3、抬头远望
避免过长时间伏案或低头,多抬头远望。
4、睡眠方式
睡眠选择合适的枕头,最好软硬适中,和肩同高。
5、避免损伤
不要猛抬重物,回头时要柔缓。
四、腰背僵硬:腰为人之轴,轴一旦老化,能有好的健康吗
伏案办公、久坐不动、弯腰驼背……其实很多生活中不经意的姿势,给你的腰部加了负担。
几个提醒,帮你养出好腰:
体操锻炼,如仰卧屈腿挺腹运动、俯卧小燕飞式运动等。
倒走锻炼,一般早晚进行2次,每次20分钟,锻炼时要挺胸,并尽量后抬大腿。
按摩腰部,增强腰部血液循环,加强腰背力量,减少腰痛的复发。
睡稍硬点的床。
五、关节僵硬:关节出了问题,人的行动力就会受限,久之人就垮了。
关节是骨骼之间的连接点,一旦关节出了问题,人的行动力就会受限,久之人就垮了。
关节不好的患者,对心血管系统、呼吸系统、骨骼肌系统等会造成一定影响。因关节病长期卧床的老年人,也会引发骨质疏松、褥疮、消化系统疾病。
关节在生活中最怕几个字:
1、怕老
随着年龄的增长,人体软骨营养缺乏,骨骼中的无机物增多,骨骼弹力与韧性减低,易导致关节软骨和骨退行性病变。
2、怕胖
体重增加,下肢关节承重的压力也会增加,引起体位、步态变化,改变关节的生物力学,发生膝内翻或膝外翻,也就是常说的“O”形腿或“X”形腿。
3、怕伤
在运动、出行的过程中,如果出现急性外伤,医院治疗,以免留下后遗症。如果不及时治疗或充分休息,容易留下病根,比如“习惯性崴脚”。
4、怕勤
关节用得太狠,容易导致机械磨损,破坏软骨。
频繁爬山、爬楼等是非常伤害关节的。建议大家平时通过慢跑、游泳锻炼,既不损伤关节又能锻炼。
5、怕冷
关节受凉会引起疼痛,易导致关节僵硬。
一、分享中医医道,分享传统和经典,一起走进中国传统文化的大门,传播中医。
二、传播中医学习课程,让更多中医爱好者能走入中医大门;
三、举办行业交流,推广中医治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