练习八卦掌如何避免膝盖疼痛
我是初学者,练习八卦掌两年了。在练习中出现过膝盖疼痛的现象,经过老师纠正,现在基本上不会再痛了。
上网查询,发现许多太极、八卦练习者都会出现膝盖痛的现象。
今晚开一贴,专门与大家探讨练习八卦掌膝盖疼痛的原因,以及矫正办法。诸位同好练习八卦掌都是为了强身健体、防身抗暴。如果把膝盖练坏了,不但学不会八卦掌,练最基本的运动都受到影响,岂不是空耗了为八卦掌付出的心血与汗水?
首先,我结合自己的练习体会、师父的指导,以及多名武术老师的教学经验,分析膝盖疼的几种常见原因。
一、走转中,膝盖出现了水平拧转。
膝关节的生理结构决定了它自然的运动方式就是像肘关节一样前后弯曲折叠,而不能像肩部一样旋转。当走趟泥步时,膝盖出现水平拧转,就会导致膝盖损伤。
二、膝盖周围肌肉僵硬、紧张。这一片的肌肉没有充分放松,在僵紧的状态下走趟泥步,也会导致膝盖痛。许多人练习太极拳膝盖疼,也是因为局部僵紧。
三、长期缺乏锻炼,髌韧带脆弱、大腿肌肉缺乏力量,承受不了走转换掌需要的力量。让一个常年做办公室的人直接学扣篮,他不浑身疼才怪。
四、步乱。我见过两种趟泥步的练法,我学的,是每一步都走一个线段,里侧脚走直线,外侧脚在线段末端里扣,交错着连成一个多边形,最后成一个整圆。另一种比较简单,是两脚只管沿着圆弧线趟出,最后连成一个圆。
无论那种练法,只要按正确的方式走,刚开始会累、别扭,但腿部的运动是符合人的自然结构的。如果不按正确的方式走,就会出问题。比如我刚开始练趟泥步时,觉得外脚扣步太别扭了,走不动,外脚也外摆,里脚摆的多一些,外脚摆的少一些,也能走成一个圆。这样练了一阵,膝盖疼。
一个累、别扭的动作,照着练,练的久了就不别扭了。如果动作不规范,怎么舒服怎么走,就练错了。
五、没有充分热身。肌肉有一定的阻滞性,不进行热身就开始运动,容易拉伤韧带。就算不拉伤,不进行热身,动作放不开,打出来的动作或多或少有不规范之处。差之毫厘,身体内部结构不对,练的就是个错的。
做什么事情都是这样:偷懒,往往引来更多的麻烦!
六、后脚蹬地时,膝盖弯曲的方向与脚尖朝向不一致,脚内扣膝外撇,或者脚外撇膝内扣,膝盖必痛。
去公园锻炼,看到很多练太极的老人膝盖都是扭着的。站个左弓步,后腿膝盖向前,脚尖向右。这么练,哪是养生呢,是戗生。
七、走转不稳。
在走转中,如果姿势正确,人体重心在一个水平面内平稳移动,膝关节纵向受力。
如果走转的不稳,重心是晃动着前进的。表现在外形上,就是身体前俯后仰,左右摇摆。这时会在膝关节处产生一个横向力,导致膝盖受损。
重心移动,正确的方法是一脚探出,此时重心不前移,前脚探到最远,后脚蹬地,瞬间移重心。
如果在前探的过程中,重心已经前移,或者重心转移之后克服不了惯性而摇晃身体,都会伤膝。
下面我列举一些矫正的办法。
一、在练习八卦掌之前充分热身,跑步、压腿、涮腰、拉肩。
二、平时多练习深蹲起、马步桩,或者离用健身房的器械强化大腿肌肉和髌韧带。
体重较大的练习者,要适当减肥。
三、练习时动作规范,不放过老师教的每一个细节。
四、放松,避免局部肌肉僵硬紧张。意念自上而下沉至脚底。特别是腰、膝要松、活。
五、”搓麻绳、踢门槛”:搓麻绳是指前脚探出时,好像脚底有一条麻绳,搓着这条麻绳向前滚动,擦地而行。踢门槛是指出脚时好像小腿前有一障碍物,我劲沉至脚底,将其踢开。
六、正中轴。从头顶到尾椎骨,是走转时整个身体的中轴。在走转中,头上顶,收屁股,保持中轴与地面垂直。如此走转会更加平稳。
七、借助高台。有一篇精品贴中介绍了一种练习趟泥步的方法:在高台上行走。我在小区花坛上试了试,发现这个方法很好!我走圈的花坛一米多高,花坛边缘是一个二十公分宽的环形,光滑的石面儿,非常适合走趟泥步。
我发现在平地上走步时,像我这样的初学者对重心的摇晃并不敏感。而在高台上走转,可能是人的自然本能,对身体平衡特别敏感,重心一偏马上就能感觉到。而且,因为怕踩空,会一只脚先伸出去探路,踏实了再移重心。身体松活、意念沉至脚底等要领,也都自然而然的有了。
以上,是我一个八卦掌初学者总结的一点点心得。由于练习时间短,功夫尚处于筑基阶段,我的总结难免有疏漏和错误。请各位老师前辈批评指正!而练拳伤膝的原因和矫正方法,欢迎大家积极补充!
刚哥出品|必是精品
白癜风最好的医院哪家医院白癜风能治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