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术分享膝骨性关节炎的诊断与治疗
膝骨性关节炎又称增生性膝关节炎、老年性膝关节炎,临床上以中老年发病最常见,女性多于男性,是指膝关节关节面软骨发生原发性或继发性退变及结构紊乱,伴随软骨下骨质增生、软骨剥脱,从而使关节逐渐破坏、畸形,最终发生膝关节功能障碍的一种退行性疾病。
一、发生膝骨性关节炎原因
1、肌肉无力:一般认为骨性关节炎会导致腿部肌肉的废用,引起肌肉无力和萎缩。最近的研究证实,股四头肌的虚弱会引起早期的骨性关节炎。
2、解剖结构的异常:比如膝内翻或膝外翻会使关节的负重面不均衡,常导致一侧软骨破坏而另一侧软骨完好。
3、创伤:关节或关节附近的创伤有时会产生骨性关节炎。如骨折波及关节面,韧带撕裂造成关节不稳,以及半月板损伤都能引起膝关节的异常磨损。另外某些使关节反复受到应力刺激的活动,如频繁或反复地抬举重物,蹲、跪等动作可造成关节的损伤,引起软骨的退变。
4、遗传因素:一项研究发现30%的手部骨性关节炎和65%的膝关节骨性关节炎与遗传因素有关。另一项研究表明父母与孩子之间或同胞姐妹之间骨性关节炎的相关性远高于夫妻之间。
5、肥胖:体重超重,特别是超重的妇女,患膝关节骨性关节炎的可能性较大。近期研究提示,妇女的肥胖和膝关节骨性关节炎之间存在着因果关系。
6、激素水平的变化:妇女绝经后雌激素水平下降可引起软骨成分的变化。骨性关节炎多见于中老年女性,特别是绝经期前后的妇女,说明该病可能与体内激素水平的变化有关。
7、其它疾病如关节感染可能改变软骨的化学成分而导致骨性关节炎。
二、膝骨性关节炎的4个危险信号
膝骨性关节炎一种发病率很高的风湿病,与衰老、创伤、炎症、肥胖、代谢障碍和遗传等因素有关。膝骨关节炎的自我诊断,对于及早发现病情,采取及时有效的防治措施十分重要,而疼痛、僵硬、肿胀、发出摩擦音等均为膝关节骨性关节炎的早期危险信号。关节病变早期如能采取措施,治疗效果会更理想一些,病情恶化后,很可能会发生永久性的活动功能丧失。因此,以下一些症状应十分留意:
1、关节活动是否受限。
2、关节是否僵硬。
3、关节活动时是否会发生喀嚓声或其他的摩擦音。
4、关节是否肿大变形。
三、膝骨性关节炎的临床表现:
1、发病缓慢,多见于中老年肥胖女性,往往有劳累史;
2、膝关节活动时疼痛加重,其特点是初起疼痛为阵发性,后为持续性,劳累及夜间更甚,上下楼梯疼痛明显;
3、膝关节活动受限,甚则跛行,极少数患者可出现交锁现象或膝关节积液;
4、关节活动时可有弹响、磨擦音,部分患者关节肿胀,日久可见关节畸形。
四、膝骨性关节炎的诊断
1、反复劳损或创伤史;
2、膝关节疼痛和发僵,早晨起床时较明显,活动后减轻,活动多时又加重,休息后症状缓解;
3、后期疼痛持续,关节活动明显受限,股四头肌萎缩,关节积液,甚至出现畸形和关节内游离体;
4、膝关节屈伸活动时可扪及摩擦音;
5、膝关节正、侧位X照片,显示髌骨、股骨髁、胫骨平台关节缘呈唇样骨质增生,胫骨髁间隆突变尖,关节间隙变窄,软骨下骨质致密,有时可见关节内游离体。
五、案例分享
病情:患者女性,83岁。主诉双膝关节疼痛20余年,左膝加重3月
现病史:患者30余年前无明显诱因下出现双膝关节疼痛。疼痛部位为膝关节前部和内外侧,呈不规则刺痛和钝性疼痛,疼痛剧烈,基本无法单独行走。10年前疼痛加重出现关节积液,3月前左侧膝关节疼痛开始出现持续加重,严重影响日常生活。查X片显示双侧膝关节骨关节炎,关节完全呈“O”形变形,期间无四肢小关节疼痛、无晨僵、无皮疹、无出血倾向等。
既往史:
1、平素身体健康,否认“肝炎、结核、疟疾”等传染病史
2、否认“高血压”、等病史
3、否认其他外伤史
体格检查:
神志清楚,表情自然。双下肢呈内翻畸形。右侧膝关节肿胀,皮温无明显增高。内外侧关节间隙明显压痛,关节屈伸活动幅度受限,浮髌征阴性,髌股摩擦征阳性,前抽屉试验阴性,内侧和外侧麦氏征阳性,侧方应力试验阴性。右侧髋关节骶髂关节关节有压痛,关节活动受限,双下肢足背动脉搏动正常,感觉运动正常,直腿抬高试验阴性。双侧膝、踝反射正常,Babinski征阴性。
辅助检查:
X线片:双膝关节软骨下骨硬化、关节间隙狭窄,骨赘增生。
诊断鉴别诊断:
诊断:膝骨性关节炎(原发性)。
治疗:
1、腰椎旁治疗:患者侧卧位,仔细检查患者腰1-腰4椎旁软组织的紧张、压痛或条索处,采用0.8mm三号针刀对病变处行切开松解+鸡矢藤注射液治疗。
2.臀大腿小腿肌筋膜触发点治疗:坐骨大孔/处,引起膝前痛常见的有股四头肌肌筋膜触发点。
3.膝关节局部治疗:重点是髌下脂肪垫,内外侧副韧带,鹅足滑囊,腘肌,后关节囊等处,分别行针刀松解+鸡矢藤注射液抗炎镇痛治疗。
赞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