健康走路速度能预测您的寿命是真的

本文专家:

医院老年病临床与康复研究所副所长宋岳涛

东北师范大学体育学院刘清黎

  是真的,走路速度能预测您的寿命!

  美国匹兹堡大学的研究者曾综合9项研究做出总结:走路速度的快慢可以很好地预测寿命长短:

普通人的走路速度是每秒钟0.9米;

走路速度低于每秒钟0.6米的人死亡的可能性会增加;

走路速度超过每秒钟1米的人寿命较长。

  这是有一定道理的。

8种步态隐藏健康隐患

1

走路速度很慢

预警:寿命短

走路速度的快慢可以很好地预测寿命长短,在75岁以上人群中相对更准确。普通人的走路速度是每秒钟0.9米,那些走路速度低于每秒钟0.6米的人死亡的可能性会增加,而那些走路速度超过每秒钟1米的人寿命较长。

2

走路时手臂不摇

预警:后背下方存在问题

生理学家认为,走路左腿向前迈时,脊柱会向右旋转,右臂也会随之摆动。如果有人在行走时手臂不怎么摇摆,可能意味着他后背的移动性受到了限制,易引起后背疼痛和受伤。

3

脚掌先拍打地面

预警:椎间盘突出或中风

健康人迈步时,首先是脚后跟接触地面,如果有人走路时是脚掌先拍打地面,多由于其肌肉控制力量较弱,这意味着,可能是中风发作或椎间盘突出,压迫神经引起了肌肉神经功能受损。

4

步幅小

预警:膝盖骨骼退化

脚后跟接触地面的一刹那,膝盖应该保持笔直。如果不是这样,则意味着可能是膝盖骨的移动能力或臀部的伸展能力受限,这种功能退化可通过按摩推拿来解决。

5

罗圈腿

预警:骨关节炎

整形外科专家认为这种步态通常是由于膝关节炎造成的,人群中有高达85%的人或多或少患有这种骨科疾病,通常是由于年龄增长造成骨骼损耗引起的,如果严重,可通过支架纠正。

6

内八字

预警:风湿性关节炎

这种炎症会造成内八字的步态,有85%的风湿性关节炎患者会表现出这种特征。它在医学上被称为膝外翻或者外翻足,表现为小腿无法伸直,向外侧弯曲。这种步态非常与众不同,看上去笨拙,双膝并拢在一起,而踝关节外翻。

7

踮着脚尖走路

预警:大脑可能有损伤

每次走路都是双脚踮着脚尖走路,与肌肉紧张有关,而当脊柱或大脑受到损伤时,也会出现这种情况。要注意的是,刚学走路的小孩多会暂时出现这种步态,不需要担心,如果一直如此,可带孩子到儿科就诊,进行排查。

8

跳跃着走路

预警:小腿肌肉绷太紧

这种步态更常见于女性,足科医生认为,这是因为她们长期穿高跟鞋造成小腿肌肉过于紧绷,脚后跟一着地面就会迅速抬起,建议还是少穿高跟鞋为妙。

为啥走得快就寿命长?

  步行时,人体60%~70%的肌群参加活动,需要消耗大量的身体能量,需要包括呼吸系统、循环系统、神经系统以及肌肉骨骼系统在内的多个器官系统的支持和配合。

  而步行速度慢,一方面反映老人的身体系统已经受损,另一方面也表明他步行时需要耗费较多的能量。所以,步速能对寿命起到预示的作用。

过次马路就能算步速

  那么,步速怎么计算呢?当然,你可以掐表计算,也可以粗略估算下。

自查走路速度的小方法

  绿灯亮时,如果能顺利走到马路对面,就说明走路速率正常。

  如果过马路时走到一半红灯就亮了,需要在中间安全岛稍休息,等下一个绿灯亮了才能继续走到马路对面的,就要开始注意加强锻炼了。

快走还有助延寿

  快步走不仅能测寿命,还有助于延长寿命。数据显示,走路慢的人中有77%死亡,中速的人中50%死亡;而走路速度快的人中,只有27%的人死亡。该调查对身体健康的人同样适用。

  保证充足的氧供给 德国诺贝尔奖获得者欧德杜教授有这样的观点,癌症的产生是因为氧的不足,对生物来说,氧是维持生命不可缺的,尤其是脑部更需要氧,否则会危害脑神经。可现代人面临氧气不足的因素太多——运动不足、美食、过饱、门窗紧闭等,而健步走就是一种有氧运动,可让人体内随时都有充分的氧供给。

  提高心功能 研究发现,仅仅参加三个月的健身走有氧运动,男性中年人(45~55岁)的心率可从73次/分降到58次/分,而女性降得更明显。心率减慢,说明心脏的储备能力提高,在紧张时能保持平和沉静,有更好的控制能力。有人算了一笔账,常锻炼的人一般心率在60次/分,而不参加锻炼的人一般在80次/分,也就是说,后者每日心跳要多搏动次/分,每月多跳动74万次,所以,常健步走的确有助于人的长寿。

  对于心脏功能较差的冠心病患者,进行快走运动,心率能够达到预期最大心率的70%,坚持运动能够提高心功能。

  不过要注意的是,并不是说“走得快”就一定会延长寿命。特别是患有膝关节的各种疾病,如慢性退行性骨关节炎,就不适宜采用这种锻炼方式,步行速度快,对膝关节的压力更大。

像过马路那样走

  像过斑马线那样疾走 健身走应是一种疾走,就好像你要在有限的绿灯时间里过斑马线的那种走,而不是一般的散步或溜达。

  强度要逐步加大 步行时间要慢慢延长,强度也要逐步加大,步行距离也要加长。可供参考的标准是:

第1周开始,可每分钟80步,步行30分钟,距离2公里。

到了第10周,步行每分钟速度提高到步,步行60分钟,距离5公里。

  只有这样才能提高心肺功能,达到不断提高健康水平的目的。

  姿势要对 快步走时的姿势得对。走的时候,身体微微向前倾斜,双臂保持自然下垂,在身体的两侧协调地前后摆动。要将身体的着力点放在脚掌前部,节奏均匀地向前迈步,走到微微出汗即可。

  像军人一样昂首挺胸走 头要是老低着会加重脊椎的负担,会影响颈椎和腰椎。而且走路时脚后跟要着地,脚后跟不着地,如经常穿高跟鞋的女士会影响足弓。足弓本来有弹性,如果失去弹性,下肢肌肉不协调,会影响下肢的关节甚至腰椎,形成骨关节炎。

  还在坐着吗?赶紧走起来吧!

原来走路也有这么多学问,赶紧走起来吧!觉得有用请点ZAN!

来源

健康时报综合网络

大家都在看

朋友圈里最近传播的谣言,你竟然信了这么多!

男子车内窒息死亡三天左右,过路人发觉异味随即报警

太恶心了!刚刚曝光,家住7楼以上的人现在就看……

点击左下角阅读原文,精彩内容等你看哟,别忘点个ZAN~









































北京白癜风医学研究院
中科医院专家微信



转载请注明:http://www.wqwuh.com/jzpxnzyfzd/4835.html


当前时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