甲状腺结节穿刺会导致转移吗
甲状腺结节穿刺会导致转移吗?
不久前,小王体检时发现有甲状腺结节,医生建议小王进一步行甲状腺穿刺活检以明确结节是良性还是恶性。但是,小王很是纠结:她既担心如果结节是恶性的话,穿刺会不会造成癌细胞转移?又担心如果直接手术,术后病理诊断是良性的结节,自己又白挨了一刀。该怎么办呢?
首先,我们了解一下什么是甲状腺结节?
什么是甲状腺结节呢?
甲状腺是人体重要的内分泌器官,对于机体代谢调节有重要作用。甲状腺结节在临床上是较为常见的一种疾病,有很多种甲状腺疾病表现为甲状腺结节,甲状腺结节分为良性和恶性两类,大多数结节都是良性的,小的无压迫症状的良性结节一般对人体没有不好的影响,不用特殊处理,仅仅定期随访就可以,而恶性结节会造成转移,影响患者的生存质量及寿命,应该早期手术治疗。
什么是甲状腺结节细针穿刺(FNAB)?
甲状腺结节细针穿刺
在临床上,甲状腺超声是鉴别甲状腺结节良恶性最常用的影像学方法,而甲状腺细针活检是在超声引导下,用穿刺针取得结节组织进行病理活检,在显微镜下查看细胞形态来辨别良恶性,结论更为精准,已成为术前鉴别诊断甲状腺结节良恶性最准确和性价比较高的方法,术前行甲状腺结节穿刺细胞学检查检查,有利于降低良性结节的手术率。
甲状腺结节细针穿刺的操作步骤
穿刺步骤
1
预扫查
穿刺前,对甲状腺两叶的可疑病灶进行检查,了解其位置、周围大血管的布局情况。
2
准备进针路径设置好进针的路径后,开启彩色多普勒,显示甲状腺及病灶周围的血流情况,避免预设置的针道碰到病灶旁较大的血管导致穿刺后出血。
3
确定进针的路径确定进针的路径,从右侧或者左侧进针,避开较大的血管,以减少穿刺时可能发生的出血情况。
4
细针穿刺抽吸细胞组织在超声的引导下,针缓慢接近病灶,最终针尖到达病灶内部,迅速移动针尖切割甲状腺组织,使更多的细胞脱落并被针管吸入。最后拔出穿刺针,穿刺完成。
5
涂片并送病理检查
注射器推出细胞置于玻片,助手涂匀细胞送病理科检查。
甲状腺结节细针穿刺安全吗?
甲状腺癌转移途径
关于这个问题很多患者都有类似的顾虑,大家普遍关心甲状腺结节细针穿刺是否会导致肿瘤扩散,良性结节是否会因为穿刺而恶变等等问题。
甲状腺穿刺是选用极细的针来吸取甲状腺细胞进行细胞学检查,是多种甲状腺疾病诊断与鉴别诊断的有效方法,在许多国家已经成为甲状腺结节的首选检查项目。进行肿瘤穿刺的针头较小,对正常组织和肿瘤的创伤很小,细针穿刺所获得的细胞藏于针芯中,一般不会漏出而污染其他层次的组织,肿瘤扩散的危险很小,甲状腺结节细针穿刺运用至今,未见有针对种植肿瘤的报道,此外,大部分癌细胞在机体免疫机制的作用下并不能存活,只有机体免疫缺陷或免疫力低下时出现,而且进行穿刺检查的时间不会很长,诊断结果很快就可以得出,一旦确诊甲状腺癌后,短期内会手术治疗,因此不必担心穿刺会引起肿瘤扩散。
甲状腺FNA穿刺,尤其是超声引导下的FNA,非常安全。并没有严重并发症的报道,如神经损伤、组织创伤或血管损伤。穿刺过后会有轻微的疼痛和穿刺部位的皮肤颜色改变,但哪怕只是一个小血肿也并不常见。正常使用抗凝剂或水杨酸制剂的患者并不是FNA的禁忌症。
甲状腺结节穿刺的局限性
甲状腺穿刺的局限性
作为细胞病理学检查,甲状腺FNA更加安全可靠,涂片中可以很好地观察到细胞本身的形态。由于FNAB只是细胞形态学的检查,不能观察结节的组织结构以及包膜和血管侵犯情况。因此,对于滤泡癌和分化差癌的诊断仍较困难,目前只能作为一个筛查方式。
近年来,分子诊断技术的飞速发展,为甲状腺癌的临床诊断和治疗带来突破性的进步。作为临床、FNAB细胞学检查的重要补充,分子检测的出现有效提高了甲状腺癌的检出率,避免了不必要的甲状腺手术。ATA指南建议在细胞学诊断不确定的病人中,可以考虑使用分子标记物(如BRAF、RAS、RET/PTC、Pax8-PPARγ或galectin-3)来帮助指导临床处理。
甲状腺细针抽吸细胞学检查对许多甲状腺疾病具有可靠的诊断价值,有经验的术者穿剌和细胞学检查其诊断准确率可达95%左右。对甲状腺囊性病变及甲状旁腺囊肿还可以通过穿刺抽吸进行有效治疗。
对甲状腺结节穿刺的主要目的为区别良恶性。良性意味着可以保守治疗或择期手术,而癌性者应尽早采取包括手术在内的综合治疗。如果细胞学诊断为可疑病变,或虽细胞学诊断良性但临床高度怀疑恶性者均应通过甲状腺素抑制治疗或重复穿刺,或用粗针穿刺来进一步确定诊断。
细针穿剌细胞学检查对滤泡性结节、滤泡性腺瘤及滤泡性癌的鉴别诊断有一定困难,因不能反应胞膜的情况,此时应结合病史及其他相关实验检查综合判断。穿刺诊断的良性结节性病变也应每6-12个月复查一次,观察结节大小变化,通过随诊也可发现新的病变。
1
END
1
以上内容来源于网络,如有侵权,请联系删除
无论是风里,还是在雨里,我都在这里守候着你~
识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