甲状旁腺功能亢进症状与危险
随着透析技术的发展,甲状旁腺功能亢进(SHPT)已经成为长期透析的慢性肾脏病(CKD)患者最常见的并发症之一,导致患者生活质量下降,其以甲状旁腺激素(PTH)升高、低钙及高磷血症为主要血清学特点。目前越来越多的证据表明,SHPT与心血管钙化、并发症和病死率密切相关。因此有必要对SHPT展开进一步研究,现分析维持性血液透析患者SHPT的危险因素和治疗护理措施如下。
1资料与方法
1.1一般资料
选择年1月)年12月在医院血液透析中心接规律血液透析的患者为研究对象。入选标准:1规律血液透析6个月以上的成年患者;o每周血液透析3次,每次4h;?血管通路为动静脉内瘘;肝素抗凝。排除标准:原发性甲状旁腺功能亢进及已行手术切除的甲状旁腺患者。所有患者根据iPTH\ng/L分为甲状旁腺功能亢进组及非亢进组。
1.2方法
随访期间根据患者的病情调整骨化三醇及钙剂的剂量,并调整透析液的类型和剂量。同时记录患者的年龄、性别、Hb、TG、LDL、HDL、Alb、Ca、P、钙磷乘积、ALB、iPTH等;所有生化指标均取时间平均值纳入分析。
1.3统计学处理
统计分析用SSPS19.0软件处理,计量资料表示,计数资料用百分比表示;计量资料比较采用t检验,计数资料采用V2检验,非正态分布比较采用秩和检验;相关危险因素采用Logistic回归分析,以P0.05为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2结果
2.1基线资料分析
符合本研究纳入标准的患者共例,其中男72例(61%),女46例(39%),年龄18~86岁,平均(58?18)岁;平均透析时间(27.23?21.76)个月。入选患者中,慢性肾小球肾炎62例(52.5%),糖尿病肾病23例(19.5%),高血压肾病8例(6.8%),其余25例(21.2%);其中57例(48.3%)血液透析患者发生了SHPT。同非SH-PT组患者相比,亢进组患者年龄较大,血透时间较长,较多的慢性肾小球肾炎患者,较低的血钙水平,较低的血红蛋白水平,较高的血磷水平,较高的肌酐水平,透析充分性及残余肾功能均较差,低钙透析液应用较多。
2.2SHPT的相关危险因素分析
单因素Logistic回归分析结果显示,高龄、较长的血透时间、较低的血红蛋白水平、较低的血钙水平、较高的血磷水平、较高的肌酐水平、慢性肾小球肾炎、较差的残余肾功能、较低低Kt/V是影响SHPT的相关危险因素。进一步校正年龄、低钙透析液、血透时间、原发疾病、低Kt/V、残余肾功能后,多因素Logistic回归分析结果显示,较低的血红蛋白、较低的血钙、较高的血磷、较高的血肌酐是SHPT的独立危险因素。
3讨论
研究表明,SHPT是长期透析的CKD患者最常见的并发症之一,在CKD早期即可出现,并且贯穿于肾功能进行性减退的全过程,而且受CKD治疗的影响可以减退或加速病变过程。虽然SH-T的发病机制较为复杂,但传统观点认为,在肾脏发生病变时,活性维生素D3的产生就会减少,这个会导致肠道对钙的吸收减少、骨的矿化作用障碍以及低血钙。甲状旁腺细胞可感知低水平的钙和活性维生素D3,并为恢复正常水平的血钙而增加甲状旁腺激素(PTH)的产生,即继发性甲状旁腺功能亢进的状态。有临床资料表明SHPT与透析患者的心血管疾病的发生发展及总病死率上升有关,因此探讨维持性血液透析患者SHPT的危险因素对于控制血透患者的SHPT状态及改善血透患者的预后将具有重要的临床意义。
本研究结果表明,血透患者SHPT的发生率较高,高达48.3%,与国外文献报道保持一致,而且发现随着透析时间的延长,SHPT的发生率有所增加,亦与文献报道类似。本研究Lo-gistic回归分析结果显示在校正年龄、低钙透析液、血透时间、原发疾病、低Kt/V、残余肾功能后,较低的血红蛋白、较低的血钙、较高的血磷、较高的血肌酐是SHPT的独立危险因素。低钙、高磷在SHPT的发生发展过程中起着非常重要的作用。
很多研究表明,低钙、高磷是SHPT的主要危险因素,本研究亦支持该结论。高磷会刺激成纤维细胞生长因子-23,导致活性维生素D3生成减少,血钙降低;血钙降低会刺激PTH的分泌;同时高磷还可刺激甲状旁腺增生。因此低钙、高磷是SHPT患者的不良预后的重要危险因素。高血肌酐水平可能反映了患者磷进食偏多、透析充分性不高,导致血磷升高,引起SH-PT。本研究也发现,低血红蛋白是SHPT的独立危险因素,但是目前的研究还没有完全明确血红蛋白与SHPT之间关系。有报道提示,SH-PT可导致骨髓纤维化,减少红细胞的产生,但贫血改善是否可以缓解SHPT仍需进一步研究。SHPT的治疗是一个动态的过程,因此护理对于患者病情的控制至关重要。
医院肾病中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