啥是佩奇她是小姑娘消融手术中的守护者
图片中漂亮的维族小姑娘年仅6岁,说她像一位美丽的天使,一定没有人反对。年幼的她不幸患有脂肪母细胞瘤病,这是一种少见的软组织肿瘤,复发率较高。小姑娘几年前就经历过一次切除手术,小小年纪就在腿上留下了疤痕,但病灶很快复发。一年前,经我院专家介绍,父母带着她找到我们科。我尝试为她进行了一次消融治疗,由于病灶距离皮肤较近,为了避免高温灼伤皮肤,我们在初次消融时没有进行扩大消融,治疗后病灶缩小,但残余部分又长起来。
几天前,我们为小姑娘进行了第二次消融。惧怕疼痛的孩子一上手术床就哭闹不停,拒绝配合,妈妈在一旁努力安慰也无济于事。想想孩子才6岁,又是微创手术,一旁的麻醉老师和我们都不想给孩子全麻。这时突然有人提议,试试让孩子看动画片以分散注意力。
当我们向小姑娘提议要不要看动画片时,她肯定地点点头。可是孩子喜欢看什么呢?此时,小猪佩奇上场了。医院的进修护士阿姨马上拿出手机,搜到了小猪佩奇的节目。
小猪佩奇萌萌的画面和声音很快吸引了小姑娘。看到她如此快地进入安静、专注的状态,我们马上开始实施治疗。护士阿姨在床头用胳膊作为手机支架,为小姑娘撑起了一片童话世界,我们则争分夺秒地进行消融。神奇的是,只在局麻下,整个消融过程中孩子基本没有不适反应,只是偶尔看看我,或者小声告诉我“有一点儿疼”,之后全程沉浸在佩奇的情节,还不时地与护士阿姨讨论佩奇的故事。
说实话,以前我也不知道啥是佩奇,但听着佩奇和小姑娘的声音,我都有看一眼佩奇到底长什么样的欲望。
术后已经到了中午,小姑娘躺在观察床上甜甜地入睡了。她的妈妈陪伴在她身旁,露出了欣慰的笑容。
第二天,小姑娘出院之前与妈妈一起来看我们。没有想到的是,小姑娘主动要求和我合影,于是文章开头我和小天使拍照的一幕就出现了。
我确信,照片中的我俩露出的是发自内心的、纯真的、幸福的微笑。
脂肪母细胞瘤病容易复发,但从第一次消融治疗的结果来看,我们看到了希望。这次我们采用“农村包围城市”的战术,力求逐步完全灭活肿瘤。我们对小姑娘的妈妈说,一定要短期内复查,一旦发现还有残余肿瘤,要尽快灭活,以求达到根治的目的。
让患者感到舒适、安全、温暖,是手术医生和麻醉师、护理团队的职责。我又想起了小猪佩奇,她是与我们一起守护小姑娘手术的天使。
愿老天保佑,我也会尽最大的努力,给小姑娘一个健康快乐的人生!
(文中照片经患儿家长同意后发布,小猪佩奇动画图片来自网络)
热消融治疗脂肪母细胞瘤病安全、有效、微创
脂肪母细胞瘤病是少见的儿童良性软组织肿瘤,病变可弥散且向周围组织浸润。该病一般在婴儿及年幼儿童中发病。文献报道70%以上的肿物出现在四肢及躯干。目前主要治疗方式为手术治疗,一般主张完整切除肿瘤,以防止未完全切除的瘤体复发,但应尽量减少损伤周围组织及功能。
超声引导下的热消融治疗可以有效地灭活肿瘤,治疗肿瘤的基本原理是通过高温或低温使肿瘤细胞迅速发生蛋白质变性、凝固坏死。该方法比外科手术具有更加微创的特点,可以最大程度地保护周围组织及功能,手术时间短、痛苦小,术后体表不留疤痕,对脂肪母细胞瘤病患者来说是一种安全有效的方法。
专家介绍
于明安,男,副主任医师,医院博士和博士后,医院介入超声医学科副主任。中国超声医学工程学会介入超声学会常委,海医会超声医学专家委员会介入超声学组常委,医院学会甲状旁腺及骨代谢疾病专业委员会委员,中华中医药学会肿瘤创新联盟常务理事,北京乳腺病防治学会肿瘤免疫治疗专业委员会委员。
年毕业以来,先后从事放射诊断、超声诊断、CT/MRI诊断工作。年起,师从介入超声领域知名专家、中华医学会介入超声专业委员会主任委员、医院梁萍教授学习介入超声相关技术,并攻读博士学位和从事博士后研究。
现每年完成介入手术量近台,主要擅长肝癌、肾癌、甲状腺/甲状旁腺肿瘤、肺癌、子宫肌瘤、转移性淋巴结的超声引导下微波/射频消融治疗、放射性粒子植入治疗;不同部位囊肿如肝囊肿、肾囊肿、盆腔囊肿的硬化治疗;不同部位脓肿或积液的置管引流;不同部位肿瘤的穿刺活检、超声造影;疑难病例的多种影像学综合诊断等。
发表中英文论著30余篇,参与编写中英文书籍6部,获得科研奖励一等奖、二等奖各一次,并多次参与科技部实施的重大课题项目。在国际上首次发明利用高频超声监测婴幼儿钙营养的新技术,首次发明利用影像学评价人体生物力学的方法;在介入超声领域,论文“微波消融肝内胆管细胞癌(SCI)”获-年度中国介入领域最具影响力的十篇文章之一。在国际上首次报道微波消融术后复发性甲旁亢的报道,并在国际影像专业最具影响力的“RADIOLOGY”发表微波消融甲旁亢的相关文章。
医院介入超声医学科现已开通介入超声微创治疗普通门诊和国际部门诊,同时开通甲状腺结节、乳腺结节、肝脏肿瘤和子宫肌瘤4个微创诊疗专病门诊,另有疑难病例联合会诊门诊。
门诊时间:周一全天、周二全天、周三下午和周四上午
预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