找药公益MDT义诊活动黎功教授带您如何发

北京白癜风治疗最好医院 https://baike.baidu.com/item/%E5%8C%97%E4%BA%AC%E4%B8%AD%E7%A7%91%E7%99%BD%E7%99%9C%E9%A3%8E%E5%8C%BB%E9%99%A2/9728824?fr=aladdin

感谢各位医患朋友对找药宝典的长期支持。找药将于今年组织各类公益活动,造福患者朋友。6.27日,由找药医院共同举办的肝胆胰公益MDT义诊活动,医院火爆开展。

参与义诊的患者来自于全国各地,病情各异,治疗及用药方案各有章程,介入、消融、手术、栓塞、靶向、免疫均在治疗过程中显现,是国内肿瘤治疗的小缩影。整个义诊过程在清华长庚黎功教授、放疗科副主任张琳教授、外科、泌尿科、内分泌科等各科医生的鼎力支持下顺利举行,义诊场面够学术也够MDT。着实产生了很多精彩的案例,后面会为大家陆续呈现。

今天为大家分享的是一例高龄的肝胆混合型患者,术后、TACE后,优选PD-1单抗opdivo(O药)治疗,获得极佳疗效。但在用药7个疗程后出现了垂体炎,进行激素梯度剂量治疗目前逐渐恢复的真实个案。自身免疫性炎症是PD-1免疫治疗特异的令很多医患朋友闻之却步的一种不良AE。而其中腺体的炎症是比较常见的自身免疫炎症涉及的器官。研究报道PD1单抗K药引发垂体炎的发生率为0.6%(包括各级,4级发生率<0.1%),O药发生率为0.4%(造成永久停药占0.1%),发生率低,但是前期忽视可能导致死亡。由于涉及全身内分泌激素,患者的症状、体征都会表现的广泛而不特异,比如乏力,很多都会在早期忽视,极易为后期炎症加重增加处理难度,甚至丧失生命。该案例的临床处理过程大家可以借鉴。

真实案例:患者治疗过程简要展示

患者基本病情

患者,严先生,72岁,低分化肝细胞及肝内胆管混合型癌。

年6月份,行肝部分切除术,病理确诊为肝细胞及肝内胆管混合型癌,术后行TACE治疗。9月份复查,发现腹膜多发转移。基因检测发现,PDL1≥50%,TMB为M/B,于是患者开始接受免疫检查点抑制剂PD-1单抗opdivo(O药)治疗。(提问:为什么患者选择PD1而非靶向药?)。至年12月中旬,患者接受7次O药治疗,期间第2、4、6次使用O药时联合奥沙利铂+卡培他滨治疗。(提问:PD1联合化疗效果怎样,都要这样联合吗?)O药治疗效果很好,11月份的PET-CT检查未发现肿瘤病灶。(提问:为什么该患者免疫疗效如此好,患者可达到病灶完全消失?)。

垂体炎的发现过程

第8次O药注射前患者体感不好,乏力比较严重,全身不适、无精打采、同时食欲减退恶心、体重也有些减轻,失眠比较严重。用O药前的血项检查发现促甲状腺激素(TSH)偏高,数值为6.5左右(患者之前TSH指标一直很好,正常值是0.34-5.6uIU/ml,FT3、FT4水平也正常,分别在正常范围内4-10pmol/ml或9~25pmol/L)。鉴于TSH间断轻度升高,甲状腺相关激素水平正常,且患者年龄也偏大,所以暂未处理,此外O药治疗期间有3次是O要联合化疗方案,所以医生考虑可能是化疗引起的副作用。

于是继续接受第8次O药治疗,治疗后患者自述体感不适增加,乏力和失眠更严重且些许头疼,走路飘飘然。于是再次就诊,医生发现TSH数值为9.6Uiu/ml,有些偏高,但T3、T4值均正常,甲状腺相关抗体的检查显示也是阴性。由于乏力严重,结合临床症状进一步进行电解质变化(钠氯钾)检查,发现严重低钠,血值为98mEq/L(正常人血清钠为~mmol/L),于是又检测了肾上腺激素皮质醇等指标变化,发现上午8点皮质醇低到0.μg/dL(参考范围4.0-19.3),ACTH值为0.9(正常值为2.2~17.6pmol/L),MRI下垂体形状和大小正常。于是临床判定为≥2以上(如何分级,分级有何依据)的免疫介导的垂体炎,于是停止O药治疗,开始对症治疗。(提问:使用PD1为什么会引起垂体炎?常见吗?垂体炎为什么会引起哪些症状?)

垂体炎的治疗过程

停O药期间,服用中成药及对症处理。

先是使用一星期甲强龙70mg/天,使用3天,然后甲强龙剂量降到40mg/天,3天,最后甲强龙是30mg/天。体感较好,检查发现皮质醇短暂恢复。

之后口服氢化可的松,从起始量6片逐步减量,医生建议3天减一片,最后剂量是一天半片,但体感不是太好,所以目前剂量为15mg/天,激素水平基本在正常范围。

中间检查多次血项,内分泌专家说皮质醇恢复不是很快,主要还是观察患者体感,下图是患者6月21号的检查结果,目前TSH也基本在正常范围内。

持续未干预,肿瘤复发,寻求方案

3月7号腹部MRI,处于完全缓解状态,6月16号CT发现腹部淋巴发现活性代谢增强,出现2.5cm结节。目前患者的治疗方案是:仑伐替尼4mg,回升口服液,康莱特软胶囊,康艾扶正,氢化可的松3/4片,优甲乐1/4片。血小板白细胞稍低一点点,体感尚可,饮食可,无明显副作用。

黎功教授:免疫为什么会引起垂体炎,如何发现及处理?

PD-1单抗使用后发生免疫介导的垂体炎,确实比较少见,但是一旦发生未及时处理都是关于生死的大事。PD1存在激活人体T细胞的功能,在某些异常机体环境下,这种激活T细胞也可能攻击正常细胞和组织,而内分泌腺体就是其中比较常见的受累器官,如甲状腺、垂体。免疫治疗介导垂体炎多见于CTLA4抑制剂(伊匹单抗)以及其与PD1单抗的联合治疗。报道显示K药垂体炎的发生率为0.6%(包括各级,4级发生率<0.1%),O药发生率为0.4%(造成永久停药占0.1%)。但整体发生比率并不是很高,均不足1%。

关于PD-1单抗引起的垂体炎,、今年5月份,日本生产企业小野药品已于Opdivo的说明书中追加“下垂体功能障碍”及肾上腺功能异常的重大副作用。

研究报道PD1单抗K药的发生率为0.6%(包括各级,4级发生率<0.1%),O药发生率为0.4%(造成永久停药占0.1%)。临床如何去识别免疫治疗引起垂体炎?如何治疗?

1.垂体炎的临床症状及诊断

1.1MRI确诊:

垂体瘤的独特MRI特征包括垂体前叶对称性放大,偶尔伴有柄增厚和垂体后叶增强。不过,免疫治疗介导垂体炎的腺体增大可以是轻微的,一般较难发现,只有通过前后对比才较容易判断。

1.2临床症状及实验室指标:

下丘脑垂体为体内各大内分泌腺的调节中枢,形成不同的内分泌调控轴。前叶与皮肤、肝脏、肾上腺皮质、甲状腺、生殖腺(睾丸或卵巢)的内分泌调控相关;侯爷与肾脏、乳腺相关。临床上,垂体炎的发生常导致内分泌轴的异常,引起相应的症状或血液内分泌水平异常。

垂体炎可出现或不出现症状。常见症状包括头痛、乏力不适、眩晕、记忆缺失、幻觉、情绪不稳定、低钠血症、厌食及少数的视力障碍等等。临床上,当这些症状出现时,应进行影像学检查,一方面首先排除肿瘤脑部进展,另一方面若用免疫治疗也可以判断是否出现垂体炎。

实验室检查是诊断的关键。临床上可以通过脑垂体调控的内分泌轴下游间接判断垂体功能。比如,以上案例中最常见的就是脑垂体-肾上腺轴的失调,引起肾上腺分泌的ACTH及皮质醇激素的下降;抑或是脑垂体-甲状腺轴失调所引起的甲减,表现为血清TSH(促甲状腺释放激素)的紊乱。怀疑垂体炎时,可以做垂体功能激发试验,判断各体内各激素随着时间的分泌情况,以下诊断。当然,其他内分泌紊乱还有FSH/LH降低、糖尿病、库欣综合征等等,不一一罗列。

内分泌水平紊乱的出现可以作为在排除其他因素(比如电解质紊乱等)后,作为给予下一步诊断性治疗的重要间接依据。

2.垂体炎的处理方式

再学习处理垂体炎的方法之前,首先必须了解垂体炎的严重程度,然后再对症处理。

免疫介导的垂体炎的分级

轻度症状:(例如轻度乏力,厌食),无头痛或者无症状

中度症状:包括头痛但不伴有视力障碍或者乏力/情绪改变但是血流动力学稳定,无电解质紊乱

严重的占位效应症状:包括严重的头痛,任何程度的视力障碍或者严重的肾上腺功能减退

包括低血压,重度电解质紊乱

回顾患者垂体炎的治疗过程还是蛮符合ESMO指南中提到的关于免疫治疗的毒性管理

处理措施:一旦确诊为2级或以上脑垂体炎,需立即中断ICPi治疗,并采取HRT。

有头痛和其他神经系统症状的患者,需要使用大剂量类固醇激素治疗。然而,大剂量的类固醇激素治疗不能纠正CTLA-4治疗导致的激素缺乏。大多数患者可以继续使用ICPi,但是需要长期HRT。

2.1定期复查:

接受免疫治疗的肿瘤患者,应定期进行复查,尤其是既往有自身或家族免疫性疾病的患者更应该要重视。患者应该在治疗前及治疗后定期激素(ACTH、TSH、LH等)复查,助于及早发现指标异常。有突然不是的患者,应及时检查。

2.2.激素治疗:

一旦确诊2级及以上垂体炎,应立即停止免疫治疗,并使用激素替代疗法(HRT),比如缺乏ACTH用氢化可的松,甲减用左旋甲状腺素。然而,大剂量的类固醇激素治疗不能纠正CTLA-4治疗导致的激素缺乏。大多数患者在激素控制稳定后可以继续使用免疫治疗,但是需要长期HRT。

有头痛和其他神经系统症状的患者,需要使用大剂量类固醇激素治疗(波尼松1-2mg/kg/d)。

下面这张表格更加全面系统的帮助大家如何分级,如何处理。

MDT最终治疗方案结论

患者义诊诉求:TMB及PDL1都是高表达,之前用O药效果非常好,能不能再使用PD1?是直接用还是可以用乐伐序贯PD1?放疗序贯PD1可以吗?

MDT会诊结论:目前患者垂体炎尚未完全恢复,但腹部结节已有复发倾向。仑伐替尼只能暂时减慢病灶发展进度,因此从避免病情继续扩大发展角度,建议对复发结节进行局部放疗,消除病灶隐患。给予垂体炎更多恢复时间。待后续病情再次加重,可小剂量再次启用PD-1±乐伐替尼。(黎主任自身有使用PD1后出现严重过敏,缓解后,40mg低剂量再用PD1良好控制病情的案例。)

黎功教授再分析为何该患者PD1获益以及PD1联合策略的前景

1.该患者为何没有优先选择使用靶向药索拉菲尼或仑伐替尼,而是选择使用PD1单抗O药?

基于CheckMate-试验结果,年9月23日,FDA批准Opdivo(Nivolumab,纳武单抗)用于接受过索拉非尼治疗后的肝细胞癌(HCC)患者,标志着肝癌治疗正式进入免疫时代。

更重要的是患者的PDL1≥50%,TMB为M/B这两个指标的预测作用。在目前所有使用免疫治疗的癌种中,PD1是一个正向趋势指标,即PDL1表达越高,免疫疗效越好。这在肝癌的试验中依然成立。比如下图中对于PDL1+的患者免疫有效率可以达到27%。而PDL%在肺癌中已经达到可以一线优选免疫单药的水平。除此,患者同时伴有TMB高,TMB俗称肿瘤突变负荷,TMB越高,肿瘤细胞越特立独行,越容易被T细胞识别,是继发免疫杀伤很好的原动力。因此对于该患者医生可以很大胆的直接使用PD1而非靶向。该患者也在使用功能7次O后达到CR无病灶的这样一个最佳疗效。这也提示大家在使用免疫的时候也可以检测这两个指标中的1个或2个,来获得更多的决策依据,学到了吗。

2.PD1联合策略标志免疫2.0时代

PD1联合治疗,首先大家的疑问是为什么医患朋友喜欢联合。这要从机理上讲,PD1是激发人体的免疫T细胞识别杀伤肿瘤细胞,是一种间接狙杀肿瘤的治疗方法。因此它起效的时间会比常规药物慢一点,一般2-3个月才认为开始有疗效显现。另外独特的治疗机制及低毒属性,也有利于PD1与其他治疗联合使用。因此对于病情较急的患者,或者疗效不是很明确的时候,可以适度添加别的治疗,如联合靶药、联合化疗、甚至联合介入放疗等。

今年ASCO大会报道了恒瑞国产PD1卡瑞利珠单抗(3mg/kg,静滴)联合化疗一线治疗34例晚期HCC(肝细胞癌)患者的2期研究结果。其中化疗方案为经典的FOLFOX4方案(氟尿嘧啶+亚叶酸钙+奥沙利铂)或GEMOX方案(吉他西滨+奥沙利铂)。结果显示,在34例可评估的HCC患者中,确认的ORR为26.5%,DCR高达79.4%;中位应答时间(TTR)为2.0个月。目前,9例缓解者中有6例仍处于持续缓解,中位应答持续时间(mDoR)尚未达到。中位PFS为5.5个月。

当然,此位患者具有很好的肿瘤免疫优势背景,化疗也许并不是必须。同时除了联合化疗外,PD1/PD-L1单抗联合靶向药物(乐伐替尼,瑞戈非尼等)、联合抗血管生成药物(贝伐单抗,阿帕替尼,雷莫芦单抗等),联合CTLA-4抑制剂(ipilimumab或者durvalumab)甚至是三联低毒联合都有相当不错的数据。详见


转载请注明:http://www.wqwuh.com/jzpxnzzz/10610.html

  • 上一篇文章:
  •   
  • 下一篇文章: 没有了

  • 当前时间: